做市场分析时,很多人会陷入“数据堆砌”的误区:罗列了一堆行业报告,却还是抓不住关键机会。
其实,问题出在没掌握“看行业”的核心框架。
今天就带大家拆解市场洞察中“看行业”模块的底层逻辑,从定义到格局分析,一步到位理清思路。
一、“看行业”的核心:先搞清楚“战场”在哪里
“看行业”的终极目的,是精准界定细分市场——就像打仗前要先画好地图,明确自己要在哪块区域作战,才能为后续分析客户痛点、竞争格局和机会点铺好路。
整个过程可以拆解为四个步骤,形成完整闭环:
定义细分市场→描述细分市场→测算市场空间→分析市场格局
图片
经营分析 看行业
二、细分市场怎么定义?2C和2B各有侧重
定义是基础,一旦跑偏,后面的分析全白费。2C和2B行业的划分维度差异很大,直接影响后续判断。
1. 2C行业:聚焦“人、场景、需求”
以电动两轮车为例,划分维度包括:
- 人群:年龄(老年/中年/青年)、性别、收入水平
- 场景:通勤代步、外卖配送、日常买菜、学生上学
- 地域:平原/山地(影响车型需求)、城市线级(一线vs三四线消费能力)
- 需求:长续航、智能化功能、外观时尚、动力强弱、耐用性
2. 2B行业:从“价值链+层级”切入
以医疗产品为例,核心维度是:
- 价值链分层:院前急救、院内科室(急诊科/儿科等)、院外康复
- 地理层级:省级医院→市县级医院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→乡镇卫生院
- 市场类型:城市市场(采购标准高)vs农村市场(性价比敏感)
图片
经营分析 看行业
三、细分市场怎么描述?5大要素讲清“基本面”
定义好细分市场后,需要用结构化的方式描述清楚“这个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”。结合2B案例,核心要素包括:
1. 基础信息
- 市场名称(如“县级医院儿科体外诊断设备市场”)
- 当前市场规模、头部企业占有率、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(CAGR)
2. 客户画像
(对应客户画像示意图,直观呈现客户特征)
- 客户类型:全球连锁机构/区域型企业
- 采购模式:集中招标/分散采购,采购频次和单次规模
- TOP目标客户名单(如某省前20名县级医院)、产品定位(高端设备/经济型设备)
3. 需求分析
明确客户关键购买要素:是更看重质量、品牌,还是价格、技术先进性?
4. 竞争初步扫描
对手的解决方案有哪些?客户对现有方案的满足度如何?和对手比,我们的优劣势在哪?
四、市场空间有多大?从“总盘子”到“能吃到的蛋糕”
测算市场空间是最容易踩坑的环节,关键是避开“拍脑袋”,用分层逻辑拆解:
1. 解决数据难题
- 2C行业:可借助第三方调研数据(如用户问卷、消费趋势报告)
- 2B行业:内部专家共识法(结合行业经验预估,形成团队统一判断)
2. 空间分层模型
图片
经营分析 看行业
- 总市场空间:整个细分市场的规模(比如“全国县级医院儿科设备总需求100亿”)
- 可参与空间:剔除企业不具备能力的部分(如高端设备领域暂不涉足,剩下60亿)
- 目标市场空间:结合资源和战略,设定实际可争取的规模(如3年内拿下20亿)
最终落地为企业的订单或收入目标,让数据“可落地”。
五、市场格局怎么看?用“战略沙盘”定位自己
最后一步,是搞清楚“市场里有哪些玩家,我们在哪”。借助战略沙盘工具,全景图需包含这些要素:
图片
经营分析 看行业
- 市场规模:整体和各细分板块的体量
- 玩家分布: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(谁是老大?谁在快速增长?)
- 自身定位:我们当前的份额、优势领域、短板在哪
通过这一步,能精准识别“机会窗”——比如对手未覆盖的细分领域、客户需求未被满足的痛点,从而指导资源投入方向。
关键总结:记住这4点,“看行业”不跑偏
1. 细分定义是起点:2C重“人群+场景”,2B重“价值链+层级”
2. 描述要量化:用数据说话(规模、增长率、份额),少拍脑袋
3. 空间测算要务实:从“总盘子”到“能吃到的蛋糕”,层层聚焦
4. 格局分析定策略:通过竞争全景图,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机会
掌握这套逻辑,“看行业”就不再是模糊的感觉,而是可落地的分析框架。
下次做市场调研,不妨从这四步开始试试?
图片
孙继彬 经营分析 降本增效
孙继彬(成本归零孙经管)东北财经大学硕士,中国注册会计师,高级会计师,天睿恒企(广州)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
20多年财务管理经验,其中富士康、中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经验15年,连续创业10年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聚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